發布時間:2019-11-26 熱度:320
每個企業老板都知道,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合法的范圍內減輕稅收壓力,防止因為稅務知識的盲點,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所以,企業有必要了解合理避稅的基本知識。區別合理避稅”和“偷稅漏稅”需要告訴大家的合理避稅并不是偷稅漏稅。
一2019年公司必知,7個實用的合理避稅方法!
1、換成“洋”企業
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傾斜政策,因此由內資企業向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等經營模式過渡,不失為一種獲取享受更多減稅、免稅或緩稅的好辦法。
2、注冊到寶地”
凡是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鄉村的老市區以及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設立的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和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企業,都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以上特定區域從事投資和生產經營,從而享有更多的稅收優惠。
3、進入特殊行業
比如對服務業的免稅規定: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養育服務,免繳營業稅。
婚姻介紹、殯葬服務,免繳營業稅。
醫院、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繳營業稅。
安排四殘人員占企業生產人員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業,其經營屬于營業稅服務業稅目范圍內(廣告業除外)業務,免繳營業稅。
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免繳營業稅。
4、做管理費用文章
企業可提高壞賬準備的提取比率,壞賬準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就可以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少交。另外,采用的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
5、用而不“費”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電、燃料費等進行分攤,家人生活費用、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本錢。
6、合理提高職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逾越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料理醫療安全,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平安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富平安和運輸平安等等。這些費用可以在利息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協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減少稅負,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
7、從銷售下手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的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例如某汽車銷售公司,當月賣掉100臺汽車,收入2000萬左右,按17%銷項稅,要交300多萬的稅款,但該企業馬上將下月進貨稅票提至本月抵扣。由于貨幣的時間價值,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節稅效果。
注:以上為網上收集,只供參考,不要走彎路,合法交稅,人人有責
二、會計核算中怎樣規避稅務風險?
對一些公司進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時,發現很多公司存在一些共性的會計核算不規范,潛在稅務風險較大的問題,此進行分析列示,希望引起貴公司關注,并盡力規范會計核算,規避稅務風險。
1、公司出資購買房屋、汽車,權利人卻寫成股東,而不是付出資金的單位;
2、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
3、利息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混雜在一起不能劃分清楚;
依照《個人所得稅法》及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上述事項視同為股東從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相關費用不得計入公司利息費用,從而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負。
4、外資企業仍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計提應付福利費,且年末賬面保管余額;
5、未成立工會組織的仍按工資總額一定比例計提工會經費,支出時也未取得工會組織開具的專用單據;
6、不按《計稅標準》規定的規范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申報企業所得稅時又未做納稅調整,有的公司存在跨納稅年度補提折舊(根據相關稅法的規定利息費用不得跨期列支);
7、生產性企業在計算廢品本錢、生產利息時,記賬憑證后未附料、工、費耗用清單,無計算依據;
8、計算產品(商品)銷售利息時,未附銷售利息計算表;
9、以現金方式支付員工工資時,無員工簽領確認的工資單,工資單與用工合同、社保清單三者均不能有效銜接;
10、開辦費用在取得收入的當年全額計入當期成本費用,未做納稅調整;
11、未按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沒有依據的隨意計提期間費用;或在年末預提無合理依據的費用;
12、商業平安計入當期費用,未做納稅調整;
13、生產性企業原材料暫估入庫,把相關的進項稅額也暫估在內,若該批資料當年耗用,對當年的銷售利息造成影響;
14、員工以發票定額報銷,或采用過期票、連號票或稅法限額(如餐票等)報銷的發票。造成這些費用不能稅前列支;
15、應付款項掛賬多年,如逾越三年未歸還應納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但企業未做納稅調整;
上述4-15項均涉及企業所得稅未按《企業所得稅條例》及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計征,稅務稽查時會帶來補稅、罰稅加收滯納金的風險。
16、增值稅的核算不規范,未按規定的產品分項分欄目記賬,造成增值稅核算混亂,給稅務檢查時核實應納稅款帶來麻煩;
17、運用“發出商品”科目核算發出的存貨,引起繳納增值稅時間上的混亂,依照增值稅條例規定,商品(產品)發出后,即負有納稅義務(不管是否開具發票);
18、研發部領用原材料、非正常損耗原材料,原材料所負擔的進項稅額并沒有做轉出處理;
19、銷售廢料,沒有計提并繳納增值稅;
20、對外捐贈原材料、產成品沒有分解為按公允價值對外銷售及對外捐贈兩項業務處理。
上述16-20項均涉及企業增值稅未按《增值稅暫行條例》及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計提銷項稅、進行進項稅轉出及有關增值稅的其他核算,稅務稽查時會帶來補稅、罰款及加收滯納金的風險。
21、公司組織員工旅游,直接作為公司費用支出,未合并入工資總額計提并 繳納個人所得稅。
22、很多公司財務人員忽視了印花稅的申報(如資本印花稅、運輸、租賃、購銷合同的印花稅等)印花稅的征管特點是輕稅重罰。
23、很多公司財務人員忽視了房產稅的申報,關聯方提供辦公場地、生產場地給企業使用,未按規定申報房產稅,稅務稽查時會帶來補稅、罰款及加收滯納金的風險。
更多無錫天圓財稅、代理記賬平臺可以和我們的客服小姐姐進行相關咨詢